时政汇总| 习近平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时政汇总| 习近平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时政热点

1

习近平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2025年10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题为《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 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主旨讲话。

习近平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30年前,北京世妇会确立“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的崇高目标,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将性别平等刻入时代议程,激励全世界的人们为之接续奋斗。30年来,在北京世妇会精神指引下,全球妇女事业蓬勃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增添了亮丽色彩。追求男女平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妇女赋权取得显著进步,女性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一大批杰出女性走上国际舞台,演绎精彩人生、贡献智慧力量。

习近平强调,当前,妇女全面发展仍然面临复杂挑战,实现男女平等任重道远。展望未来,各方要重温北京世妇会初心,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更广泛共识、开辟更广阔道路、采取更务实行动。习近平提出4点建议:

第一,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要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对战乱冲突、贫困灾害地区妇女和女童的保护。健全和完善反暴力机制,坚决打击针对妇女的一切形式的暴力行为。

第二,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要着力解决全球妇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全体妇女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以科技创新赋能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广大妇女在世界现代化的大潮中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第三,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要完善制度和法律,让更多优质的健康和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妇女,努力让广大妇女更加全面公平地享有各项权利。营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拓宽妇女参政议政渠道,支持妇女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使性别平等真正内化为全社会的文明共识和行为准则。

第四,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要支持妇女担当时代责任,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共享治理成果。支持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妇女需求,为各国妇女搭建宽广的合作平台,推动形成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


2

我国妇女健康水平大幅提高 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2025年10月13日获悉,我国妇女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妇幼健康核心指标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目标。我国已将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嵌入覆盖14亿多人口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建成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大中型医院和科研机构为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3

 “十四五”时期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25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进展符合预期,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十三五”末增加25公斤,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粮食库存充裕,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有成色。


4

《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2025年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至2025年9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

文章强调,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就是为了破解上述赤字,推动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为各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文章指出,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我们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目的就是要实现增长机遇的普惠,推动发展道路的包容,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地球村”里的国家共谋发展繁荣,让共赢的理念成为共识。要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文章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在国与国相互依存的今天,追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独享安全是行不通的。全球安全倡议,就是倡导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安全,构建起更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

文章指出,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旨在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促进各种文明包容互鉴。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文章指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的重要时刻。80年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让国际社会痛定思痛,联合国应运而生,全球治理掀开新的一页。80年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为此,中方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奉行主权平等。第二,遵守国际法治。第三,践行多边主义。第四,倡导以人为本。第五,注重行动导向。


5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

2025年10月16日获悉,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矢志强农报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为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6

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

2025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发展和粮食体系转型、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坚持依靠自身解决好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并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国际粮农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愿同国际社会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于1945年10月16日,中国是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


7

中央宣传部授予陆军某合成旅合成二营装甲步兵一连(“刘老庄连”)“时代楷模”称号

2025年10月16日获悉,中央宣传部日前授予陆军某合成旅合成二营装甲步兵一连(“刘老庄连”)“时代楷模”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连队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出色完成跨区演训、国际维和、抗洪抢险等重大任务,被陆军表彰为“四铁”先进单位。在2015年、2019年、2025年的阅兵中,“刘老庄连”荣誉旗帜均接受党和人民检阅。2021年,经党中央批准,“刘老庄连”入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位重要英雄模范”。


8

我国新增4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2025年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浙江举行“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公布了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有4个乡村入选,入选总数达到19个。

中国新增入选的4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分别是: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桑基鱼塘系统”,孕育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浙江荻港村;嘉绒东女文化重要发源地,将川西高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的四川基卡依村;坐落于水上森林与千垛菜花景区之间,身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化垛田核心区域的江苏东罗村;侗族古老“稻鱼鸭”生物工程农耕文化保留地,至今保存和延续着上千年的侗族传统生产生活习俗的贵州黄岗村。这4个乡村共同呈现了中国乡村旅游丰富多元的发展图景,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9

“十四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5年10月18日获悉,金秋十月,是我国第16个全国敬老月,各地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建立国家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供给结构不断优化,老年人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加快形成。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有所养的保障网兜得更牢。制定《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让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有了制度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0.7亿人,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首次在国家层面以消费补贴形式向失能老年人发放消费补贴。


10

杨振宁逝世

2025年10月18日获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上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任教,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回国20多年来,杨振宁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培养和延揽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模拟演练

1.【多选】2025年10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    ),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A.创造者

B.开拓者

C.推动者

D.传承者


2.【多选】2025年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文章强调,当今世界,(    )有增无减。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就是为了破解上述赤字,推动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为各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A.和平赤字

B.发展赤字

C.安全赤字

D.治理赤字


3.【单选】2025年10月14日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十三五”末增加25公斤,达到(    )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粮食安全线。

A.300

B.400

C.500

D.600


参考答案:ACD、ABCD、C

职位表.xls